这3种妈妈, 最容易把孩子养成“仇人”, 你身边有吗?

在小区散步时,看到这样一幕,让我感慨万千。 一个十几岁的男孩,扯着妈妈的头发,梗着脖子大喊:“还给我!” 妈妈抓着自己的头发,好声好气地说:“你别玩手机了,手机都把你害了,我是为你好啊!” 男孩情绪更激动了,他提高了嗓音:“我不要你为我好,你到底给不给手机?不给我真的打你了你信不信?” 旁边的围观者里,有几个看不下去了,一个穿白衣的男子,上前抓住男孩的手:“有这样对妈妈的吗?小小年纪就这样,长大还得了?” 男孩见有大人站出来,倒也没逞强,只说了句狠话:“这事没完!”说完就跑了。 原来,男孩从小...


在小区散步时,看到这样一幕,让我感慨万千。

一个十几岁的男孩,扯着妈妈的头发,梗着脖子大喊:“还给我!”

妈妈抓着自己的头发,好声好气地说:“你别玩手机了,手机都把你害了,我是为你好啊!”

男孩情绪更激动了,他提高了嗓音:“我不要你为我好,你到底给不给手机?不给我真的打你了你信不信?”

旁边的围观者里,有几个看不下去了,一个穿白衣的男子,上前抓住男孩的手:“有这样对妈妈的吗?小小年纪就这样,长大还得了?”

男孩见有大人站出来,倒也没逞强,只说了句狠话:“这事没完!”说完就跑了。

原来,男孩从小就玩手机,刚开始玩得时间还比较少,但后来,越玩越上瘾,几乎手机不离手。

妈妈这才惊觉孩子玩手机太多了,想要收走孩子手机。两人因为手机,吵过很多次,这次吵得最激烈,孩子已经动手了。

大家同情妈妈的同时,也感慨,惯子,到头来,害人也害己啊。

确实,我们养育孩子,刚开始大家亲亲热热,可到后来,却和孩子成了“仇人”。

这是怎么回事呢?

这3种妈妈,最容易把孩子养成“仇人”,希望你不是。

一:太溺爱孩子

上面提到的那位妈妈,就是太溺爱孩子。

听邻居们说,这位妈妈,几乎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。

有位邻居说,有一次看见妈妈带着孩子在外吃早餐,两人各点了一碗面。结果孩子又说,不想吃面了,要换馄饨。

妈妈觉得,已经点了,那就吃完,下次再吃馄饨。

可孩子大哭大闹,还发脾气把面倒了。这位妈妈不但没生气,还哄他:“好好好,别闹了,给你买还不行吗?”

当时邻居就觉得,这么惯着孩子,这位妈妈以后怕是有苦头吃。

果不其然,再大一点,孩子就成了上文我们看到的那样。

妈妈对孩子过分溺爱、百依百顺,换来的,不是孩子的感激,而是他的理所当然。

随着他的要求越来越大,而父母的能力越来越有限,他就会怨恨、责怪起父母来:

“都是你,达不到我的要求,害得我成现在这样。”

这样养育大的孩子,将来只会与父母成“仇人”,很难“母慈子孝”。

二:什么都要听她话

还有一类妈妈,也容易把孩子养育成“仇人”,那就是什么话都要听她的,不听她就会惩罚孩子。

我见过一位妈妈,控制欲真的特别强。

她规定孩子每天必须写5页生字、背一首古诗、读一小时英语。

如果孩子完不成,就不许吃饭、不许睡,还要罚站。

甚至有一次,孩子实在太累了,不想背诗,妈妈一怒之下,将他推出门外:“既然你这么不听话,那就不要叫我妈妈了,你走吧,去做别人家的孩子。”

孩子在外哭求了一个小时她才开门,还要孩子保证,以后一定听她话,才肯放孩子进来。

后来孩子进入青春期,每天看见她就跟仇人似的,不是顶嘴就是自己打自己,还说要离开这个家去外闯荡,再也不回来了。

妈妈每次聊到孩子,都唉声叹气:

“他从小我就为了他心力交瘁,怕他落后别人,做各种规划,牺牲自己的时间陪他努力,到头来,他就这样对我?你说这些年,我做这些有什么意思?”

她可能不知道,如果孩子小时候,她不掌控这么严,不给孩子做这么多规划,不在孩子完不成时就惩罚他,也许现在,母子关系还好一些。

正是她的掌控,凡事要听她的安排,才将孩子越推越远,最后成了仇人。

三:时刻在抱怨

还有一类妈妈,孩子看见她就想躲。

这类妈妈,就是不停地在抱怨、指责:

“都是因为你,要不是你,我早就跟你爸分开了。”

“当年要不是怀了你,我哪会放弃那么好的事业,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啊。”

“你跟你爸真是一个德行,怎么这么讨厌。”

这类妈妈,可能很勤快,什么都替孩子做好。她可能也很爱孩子,时刻替孩子着想。

可她就是在不停地抱怨、指责,输出负面的能量,让孩子听了就烦,听了就想走。

而孩子一旦远离她,她又可以继续抱怨:

“真是没良心啊,我辛辛苦苦为了谁啊?结果养出这么个玩意出来,早知这样,我当初就不该生你。”

这样的妈妈,付出再多,孩子也看不到,甚至只会怨恨她。最后,妈妈和孩子成了“仇人”。

以上这3类妈妈,她们不是不爱孩子,只是不知道如何更好地靠近孩子。

她们用不恰当的养育方式,将孩子越推越远,最后养成仇人。

这样的妈妈,你有遇到过吗?



相关资讯